close


台中縣大里市舊稱大里杙,民國九年才改成大里,大里市早期原為洪雅平埔族的散居地,雍正年間開始有漢人延大肚溪進墾,因為此地有舟楫之便,於是在岸邊設製木樁以繫船伐,故以杙字為地名, 「杙」的意思則是指「繫舟筏的小木椿」。當年大里溪水相當湍急,彰化縣鹿港及南投縣北投庄,都有竹筏從大肚溪進入大里溪,舟筏駛抵碼頭,必須繫在小木椿上才不會被溪水沖走,因此才會形成「大里杙」這個地名。當時由於許多漢人在此地利用往來船隻做買賣,漸漸形成小村落,古稱「渡船頭」,位置就在現在的「舊街仔」。  


 


以往的台灣,人云: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、四竹塹、五諸羅、六大里杙」,可見大里曾有過繁華風光的歲月。至乾隆十五年,大里杙已有四千戶人人口兩萬餘人,街店鋪林立,客棧、染防、油車、當鋪皆有,生意至為繁盛,號稱台灣六大街市之一。乾隆五十年代,大里杙已有相當開發,與梨頭店(今台中南屯)、四張梨,鼎足而三,為台灣中部早期三大聚落之一。





大里街市集


只營業到中午的傳統市場還帶有些古早味。




倒栽榕樹之現址,即為昔日內河航運碼頭之舊址,當日繁華之時舟筏、商船絡繹不絕皆取道於此,後河道廢行舟筏停駛。







倒栽老榕樹


     大里老街盡頭有一顆大榕樹,榕樹的走向、形狀呈現出倒栽狀,當地人皆稱倒栽老榕樹。









大里街市集


只營業到中午的傳統市場還帶有些古早味。






大里杙老街的紅磚外牆,古樸顏色中泛出歷史的痕跡。亭仔腳式騎樓又為清代中末葉傳統街屋的見證








老街中段的慶源堂是當時大里首富林家所有,範圍包括老街3家店屋、庭園及1棟紅磚洋樓。


 


慶源堂位於大里街,乃清季首富林氏之店舖與住宅,磚牆雕刻,極富古樸之美,它也是現今大里杙老街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。創建慶源堂的主人為林秋金,當地人稱「秋櫃長」或「秋家長」,他年輕的時候是在霧峰林家擔任總管,累積資本後便自立門戶,在大里老街創設「慶源堂」商號。




慶源堂的側門造型蠻氣派豪華。













【鹹菜巷】
位於大里杙老街中的將軍二巷就是著名的『鹹菜巷』


以前幾乎戶戶以醃鹹菜為業,如今只剩2戶繼續經營。









忠義祠﹝七將軍廟﹞


相傳:同治九年﹝一八七○﹞大里營派翁均、張烈等六位士兵往柳樹庄巡視時,因內山生番出草﹝殺人﹞,除其六人及同往犬皆被殺害,墓尚存霧峰南柳村。


民國二十四年,由地方鳩資改建,以每年 農曆七月初五 日為例祭日。廟內現尚存有同治十年「神之格恩」古匾一方。七將軍靈蹟甚多,相傳有求必應,尤以求失物者最為靈驗,其演戲之多,允推為全省之冠,故有「隔時無隔日」之傳說。






街頭的福興宮,歷史已近300年,廟內供奉乾隆年間恭請來臺的湄洲媽祖,至今仍是當地的信仰。

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蜜蜂生活隨記 的頭像
    小蜜蜂生活隨記

    小蜜蜂生活隨記的部落格

    小蜜蜂生活隨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